365体育

专业介绍

(一)财政学专业


财政学专业是1974年浙江财经大学建校专业,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现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浙江省优势专业,拥有二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专业建设项目。本专业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形成了两大特色:一是科教融合,以学科建设推动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为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二是分层分类教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培养路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素质的提升,开设了财政理论与管理、数字财税等特色方向班。财政学专业立足浙江,服务全国,以培养高素质财税人才和开展高水平财政研究为己任,强力打造国内一流的人才培养高地。旨在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掌握财政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财税政策法规、了解我国财经运行状况,具备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财政经济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自办学以来,本专业一直担负着为财税系统输送人才的任务,是浙江省财税人才培养基地,享有“浙江省财税干部的黄埔军校”美誉。

本专业拥有一支学术造诣深、梯队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专业教师29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9人,博士25人。目前,专业共有2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名教师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名教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教师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名教师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3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另有10多人次入选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万人计划教学英才等各类省级人才工程。

本专业注重“内培外引”,一方面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仅2021年以来共引进5名优秀青年教师,他们毕业于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改善了专业教师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另一方面积极为青年教师的能力提升创造条件,实行青年教师助讲制度,发挥“传、帮、带”作用;鼓励青年教师到海外访学以及到实务部门挂职锻炼,提升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

目前国内共有104所高校开设财政学专业(本科层次),根据中国科教评价网《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22-2023)》,我校财政学专业全国排名第八。自2021年以来,本专业在师资团队培育、教学资源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严抓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工党支部系部共建以及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近年来财政学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取得了良好进展,尤其体现在团队思政建设方面。2021年,《财政学》课程教学团队中钟晓敏等八人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称号,《财政学》教学团队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和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2022年和2023年,财政学专业教师团队分别荣获“首批浙江财经大学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和“第二批浙江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誉称号。此外,专业教师的教改教研能力也不断提升,近年来共发表4篇教改论文,主持3项省级教研课题。

在专业研究领域,2021年以来本专业教师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5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青年奖1项,发表一级A论文8篇。其中,新进青年教师在国家级项目、省部级奖项和高质量论文发表等方面也均取得了重要突破。

自2020年《财政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课程)以来,本专业依托已有建设成果,不断深化优势课程特色、加快其他课程、教材及案例库建设。

1.课程方面:《财政学》课程获批2023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和2021年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地方财政学》《政府预算》等9门次课程获批省级“五类”金课,《财政学》《政府预算》等10门课获批省级课程思政项目。

2.教材方面:财政学(第三版)教材获批省级新形态教材,《财政学(第四版)》《地方财政学》《大数据技术与财税政策》获批省级四新教材。

3.案例库方面:“均衡发展:转移支付的地区结构”等10个案例教入选指委政学类专业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库,其中有两个案例分别获得教指委财政学类专业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和二等奖。

人才培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财政学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财税专业人才为己任,强力打造国内知名的财政人才培养高地。近年来,专业新增6个国家级经济学实践教育基地校外实践教学点,充分利用包括国家级实践基地在内的60余个校外实践基地,指导学生进行经济社会调查、企事业单位调查、假期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实习项目。新增“数智+财政”和“新闻+财经”两个特色专业方向,分别同信息管理与人工智能365体育 、人文与传播365体育 合作制定了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93%以上,升学考公比例保持50%左右,其中考入国内双一流高校的学生占比为10.24%。专业学生在读期间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获各类省级以上奖项70余项,获得21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



(二)税收学专业


税收学专业是浙江财经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于1987年开始首批招收本科生,2011年首批招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已经形成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税收学专业为浙江财经大学重点专业、浙江省“十二五”、“十三五”优势专业,2019年入选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在多项专业排名中,税收学专业的排名稳定在全国前10%。

税收学专业在浙江省拥有卓著的办学声誉,每年都能吸引一大批优秀的学子报考。培养的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出色,广受用人单位好评,众多毕业生已成长为财税系统、中介机构、大中型企业等用人单位的精英和骨干力量。

税收学专业目前在岗在编教师22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5名。1名教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1名教师为教育部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专业还拥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等省级人才称号4人次,30%以上的教师具有实践部门挂职经历。

税收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中国税制》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税务管理》、《外国税制》等10余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系统培养税收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应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以培养“新财经人才”为目标,税务系实施专业改造,开设了一批以《数字税收》、《大数据技术与财税政策分析》为代表的交叉融合课程。

2021-2024税收学专业升学率分别为26.8%、22.8%、34.4%、25.1%。升学层次好,在所有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学生中,考上211/985高校的比例超过30%,多人考取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生。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近20%的毕业生考取机关事业单位,10%左右的毕业生就职于安永、毕马威、天健、中汇等知名企业。